Dolphin的博客

Spring事务管理

事务最重要的两个特性,是事务的传播级别(Propagation Level)和数据隔离级别(Isolation Level)。传播级别定义的是事务的控制范围,事务隔离级别定义的是事务在数据库读写方面的控制范围。

配置

1
2
3
4
5
6
7
8
<!-- 配置事务管理器 -->
<bean id="txManag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dbc.datasource.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p:dataSource-ref="dataSource">
</bean>

<!-- enables scanning for @Transactional annotations,t代表事务(transaction),x(xml?)代表什么未知-->
<tx:annotation-driven transaction-manager="txManager" />

Spring事务实现

Spring的事务管理的内部实现是利用了代理技术。

传播级别(Propagation Level)

1) PROPAGATION_REQUIRED ,默认的spring事务传播级别,使用该级别的特点是,如果上下文中已经存在事务,那么就加入到事务中执行,如果当前上下文中不存在事务,则新建事务执行。所以这个级别通常能满足处理大多数的业务场景。

2)PROPAGATION_SUPPORTS ,从字面意思就知道,supports,支持,该传播级别的特点是,如果上下文存在事务,则支持事务加入事务,如果没有事务,则使用非事务的方式执行。所以说,并非所有的包在transactionTemplate.execute中的代码都会有事务支持。这个通常是用来处理那些并非原子性的非核心业务逻辑操作。应用场景较少。

3)PROPAGATION_MANDATORY , 该级别的事务要求上下文中必须要存在事务,否则就会抛出异常!配置该方式的传播级别是有效的控制上下文调用代码遗漏添加事务控制的保证手段。比如一段代码不能单独被调用执行,但是一旦被调用,就必须有事务包含的情况,就可以使用这个传播级别。

4)PROPAGATION_REQUIRES_NEW ,从字面即可知道,new,每次都要一个新事务,该传播级别的特点是,每次都会新建一个事务,并且同时将上下文中的事务挂起,执行当前新建事务完成以后,上下文事务恢复再执行。

这是一个很有用的传播级别,举一个应用场景:现在有一个发送100个红包的操作,在发送之前,要做一些系统的初始化、验证、数据记录操作,然后发送100封红包,然后再记录发送日志,发送日志要求100%的准确,如果日志不准确,那么整个父事务逻辑需要回滚。
怎么处理整个业务需求呢?就是通过这个PROPAGATION_REQUIRES_NEW 级别的事务传播控制就可以完成。发送红包的子事务不会直接影响到父事务的提交和回滚。

5)PROPAGATION_NOT_SUPPORTED ,这个也可以从字面得知,not supported ,不支持,当前级别的特点就是上下文中存在事务,则挂起事务,执行当前逻辑,结束后恢复上下文的事务。

这个级别有什么好处?可以帮助你将事务极可能的缩小。我们知道一个事务越大,它存在的风险也就越多。所以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要保证尽可能的缩小范围。比如一段代码,是每次逻辑操作都必须调用的,比如循环1000次的某个非核心业务逻辑操作。这样的代码如果包在事务中,势必造成事务太大,导致出现一些难以考虑周全的异常情况。所以这个事务这个级别的传播级别就派上用场了。用当前级别的事务模板抱起来就可以了。

6)PROPAGATION_NEVER ,该事务更严格,上面一个事务传播级别只是不支持而已,有事务就挂起,而PROPAGATION_NEVER传播级别要求上下文中不能存在事务,一旦有事务,就抛出runtime异常,强制停止执行!这个级别上辈子跟事务有仇。

7)PROPAGATION_NESTED ,字面也可知道,nested,嵌套级别事务。该传播级别特征是,如果上下文中存在事务,则嵌套事务执行,如果不存在事务,则新建事务。

隔离级别

1、Serializable :最严格的级别,事务串行执行,资源消耗最大;

2、REPEATABLE READ :保证了一个事务不会修改已经由另一个事务读取但未提交(回滚)的数据。避免了“脏读取”和“不可重复读取”的情况,但是带来了更多的性能损失。

3、READ COMMITTED :大多数主流数据库的默认事务等级,保证了一个事务不会读到另一个并行事务已修改但未提交的数据,避免了“脏读取”。该级别适用于大多数系统。

4、Read Uncommitted :保证了读取过程中不会读取到非法数据。

上面的解释其实每个定义都有一些拗口,其中涉及到几个术语: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
这里解释一下:

脏读 :所谓的脏读,其实就是读到了别的事务回滚前的脏数据。比如事务B执行过程中修改了数据X,在未提交前,事务A读取了X,而事务B却回滚了,这样事务A就形成了脏读。

不可重复读 :不可重复读字面含义已经很明了了,比如事务A首先读取了一条数据,然后执行逻辑的时候,事务B将这条数据改变了,然后事务A再次读取的时候,发现数据不匹配了,就是所谓的不可重复读了。

幻读 :小的时候数手指,第一次数十10个,第二次数是11个,怎么回事?产生幻觉了?
幻读也是这样子,事务A首先根据条件索引得到10条数据,然后事务B改变了数据库一条数据,导致也符合事务A当时的搜索条件,这样事务A再次搜索发现有11条数据了,就产生了幻读。

一个对照关系表:

| | Dirty reads | non-repeatable reads | phantom reads |
|—————–|:————-:|
| Serializable | 不会 | 不会| 不会|
| REPEATABLE READ | 不会 | 不会 | 会 |
| READ COMMITTED | 不会 | 会 | 会 |
| Read Uncommitted | 会 | 会| 会|

所以最安全的,是Serializable,但是伴随而来也是高昂的性能开销。
另外,事务常用的两个属性:readonly和timeout
一个是设置事务为只读以提升性能。
另一个是设置事务的超时时间,一般用于防止大事务的发生。还是那句话,事务要尽可能的小!

注意事项

  • 在需要事务管理的地方加@Transactional 注解。@Transactional 注解可以被应用于接口定义和接口方法、类定义和类的 public 方法上。
  • @Transactional 注解只能应用到 public 可见度的方法上。 如果你在 protected、private 或者 package-visible 的方法上使用 @Transactional 注解,它也不会报错, 但是这个被注解的方法将不会展示已配置的事务设置。
  • 注意仅仅 @Transactional 注解的出现不足于开启事务行为,它仅仅 是一种元数据。必须在配置文件中使用配置元素,才真正开启了事务行为。
  • 通过元素的 “proxy-target-class” 属性值来控制是基于接口的还是基于类的代理被创建。如果 “proxy-target-class” 属值被设置为 “true”,那么基于类的代理将起作用(这时需要CGLIB库cglib.jar在CLASSPATH中)。如果 “proxy-target-class” 属值被设置为 “false” 或者这个属性被省略,那么标准的JDK基于接口的代理将起作用。
  • Spring团队建议在具体的类(或类的方法)上使用 @Transactional 注解,而不要使用在类所要实现的任何接口上。在接口上使用 @Transactional 注解,只能当你设置了基于接口的代理时它才生效。因为注解是 不能继承 的,这就意味着如果正在使用基于类的代理时,那么事务的设置将不能被基于类的代理所识别,而且对象也将不会被事务代理所包装。
  • @Transactional 的事务开启 ,或者是基于接口的 或者是基于类的代理被创建。所以在同一个类中一个方法调用另一个方法有事务的方法,事务是不会起作用的。

Spring @Transactional工作原理